【貓咪保健】2步驟幫貓咪清潔耳朵髒汙,不要再用棉花棒了!

2021年7月5日 | 作者: K編

常看到貓咪甩頭可愛的模樣,忍不住抱起用力一吸,原以為是滿滿的貓味,卻聞到一股惡臭,追尋後發現這股臭味來自耳朵!

你有多久沒有幫貓咪清節耳朵了,甚至有些貓爸媽根本不知道要幫貓咪清潔耳朵,今天就來教大家為什麼貓咪耳朵會有臭味以及貓咪耳朵的清潔技巧!

::::貓咪耳朵構造::::

貓咪耳朵的構造與人類很相似,同樣分為外耳、中耳、內耳,
但其構造中垂直的部分較長(呈L型)。外耳的部分因為有腺體的分佈,所以偶爾會看到外耳殼上有分泌物的累積。

::::貓咪耳朵常見疾病::::

若是外耳腺體在分泌時受到阻礙或是跟細菌等髒東西混和時,
沒有定時的清潔,都會持續累積在耳道內,甚至慢慢往內累積到垂直的部分,
這時候會變得難以清理,所以定期的幫貓咪清潔耳朵是非常重要的!大約1個月1-2次左右即可。

當沒有定期的清潔貓咪耳朵就有可能造成耳道急性或發性發炎症狀,
若未及時治療會近一步發展成中耳炎神經症狀或是外耳道的病變,嚴重時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 耳道發炎5種症狀
  1. 耳朵散發惡臭
  2. 外耳、耳道紅腫
  3. 經常甩頭搔耳
  4. 耳道出現大量分泌物(黑咖啡色)
  5. 觸摸耳朵時貓咪會感到疼痛
  • 引起發炎的4種原因
  1. 耳疥蟲、細菌或黴菌感染
  2. 天生耳道構造厚
  3. 沒有做好日常清潔
  4. 食物引發過敏
  • 常見的4個耳道疾病
  1. 外耳炎

外耳炎是最常見的耳道疾病,主要是因細菌感染或耳疥蟲感染導致,
但也有因長期受到刺激造成耳道增厚,不僅影響耳朵的自我清潔功能,
甚至讓耳垢更容易大量累積導致發炎。若外耳炎沒有獲得改善則可能繼續向內延伸變成中耳炎。

  1. 中耳炎

中耳位於耳道底部,由鼓膜、鼓膜腔、鼓膜神經及聽骨等結構所組成。
中耳炎會引發其腫脹,讓貓咪出現劇烈疼痛、發燒等狀況。

  1. 內耳炎

內耳位於中耳上方,當中耳炎惡化時就會延伸至內耳,
貓咪會出現頭部偏向患部的那一側、自發性水平或旋轉眼球震顫等。
且內耳嚴重時會影響到腦部,貓咪還會出現嘔吐、厭食等症狀。

  1. 耳血腫

耳血腫主要是耳道微血管破裂,讓血液、組織液等
堆積在耳軟骨和皮膚中,引發腫脹的情形。
通常是貓咪搔抓過度用力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但真正的兇手其時是耳蟎或跳蚤引發貓咪搔抓的動作。

::::貓咪耳朵清潔::::

  • 關於幫貓咪挖耳朵的禁忌

對於耳朵的清潔許多貓爸媽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一樣也用棉花棒清理就好了,
但因為貓咪的耳道構造成L型,伸入耳道內亂挖一通,
不只容易把耳垢在往深處推擠,也會造成貓咪疼痛且留下陰影。

  • 前置作業

最常見的耳朵清潔就是耳朵滴劑(耳道清潔劑),
只需要輕鬆兩步驟就可以幫貓咪完整耳朵的清潔保健!

  1. 貓咪的耳朵非常敏感,輕輕地吹一下就會讓他甩頭或是有大幅度的身體擺動,
    建議可以在與貓咪玩耍或是抱着貓咪時稍微騷動、輕捏耳朵,
    讓他習慣這樣的互動,再來就可以準備進入清潔耳朵的環節囉!
  2. 幫貓咪清潔耳朵前也要做好保護自己的準備

#長褲長袖防止被抓傷

#透明面罩防止被耳垢波及

#易清潔的場地或準備好濕紙巾善後

步驟一:安撫並倒入清潔劑

將貓咪頭部固定好後直接將寵物用的耳道清潔劑倒入,
這時還不能鬆開,貓咪會因為耳朵有異物感反射性地想要甩頭,
但清潔劑剛滴入需要一點點時間讓耳垢融化,這時候可以小力按摩貓咪的外耳根,加速清潔劑的作用。

步驟二:擦乾外耳殼

當放開貓咪時他們會反射性的甩頭,此時與清潔劑融合的耳垢匯因為離心力向外甩出,
就可以輕鬆的將髒污通通帶出耳道(所以才需要帶透明面罩及易清潔的場地執行)。
這時可能還會有小量的髒污沒有甩乾淨,可以準備乾淨的棉花滴上少許清潔劑,在可視的外耳範圍將殘渣由內而外的擦出。

  • 特別提醒

若擦出的耳垢呈現黑色、黃色並帶有濃厚的臭味,
而貓咪也出現頻繁的抓耳、甩頭等行為,可能耳道已有初步感染,
建議帶至動物醫院給獸醫師診斷唷!

來源網站: 里德貓砂LEEDE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