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好笑的狀況,但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貓咪的行為有多致命甚至覺得沒有關係!
每五個貓咪家庭中,就有2隻貓咪有異食癖的狀況,
貓咪異食癖的常見程度遠比你想像的多,不是沒看到就沒有,
因為有些東西吃下去很可能就堵塞在腸胃中,嚴重時甚至需要動手術才能取出!
今天將帶大家了解貓咪異食癖的三大主因,也會同步教大家預防及觀察貓咪是否有異食癖的狀況!
異食癖不單是指會吃不一樣的東西,甚至會吃下不可食用的物品,
貓咪在咀嚼異物的時候,會刺激大腦分泌興奮的物質,讓他獲得快感便漸漸上癮。
若貓咪的異食癖是喜歡啃咬塑膠袋、泡棉巧拼等還算容易發現,
但若異物太小,通常也不會被慢慢咀嚼品嚐,通常幾秒內就吞下肚。
還有一種狀況與異食癖經常搞混-貓咪誤食
通常發生在意外的情境,可能是不小心掉落到食盆或是貓咪探索環境時不小心吃到等。
塑膠是生活環境中最常見的東西,塑膠袋、外包裝或是吸管/筷子套等,一個不小心就容易被貓咪一口吃掉。
許多貓爸媽家中可能有撲巧拼地板或是類似材質的室內拖等,
有時候並不是沒有啃咬就沒事,這些材質也是貓咪搔抓的首選,碎屑就會卡在指甲或是肉球中再被吃掉。
最難纏的異物非織物類莫屬,尤其是毛線類的更是可怕,
因為他們無法被消化也不易被排出,加上形狀的關係,
可能會因腸胃蠕動而纏繞,甚至切割腸道造成穿孔。
想先立即判斷貓咪是否有異食癖,可以透過三種症狀來觀察
異物吞入最直接影響的便是消化系統,容易出現食慾不振,引水量減少等。
剛吞入的異物若有造成不適,貓咪會嘗試將他嘔吐出來,可能會有乾嘔、流口水等狀況;
而若是已經吞入許久,影響消化道導致下痢,若吞入的尖銳物品則可能會劃破腸胃,出現血便等狀況。
精神方面會出現較極端的反應,可能精神萎靡或是變得十分焦躁不安。
異食癖除了會影響食慾、上吐下瀉、精神不振等狀況外,
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腸胃發炎,急性腎衰竭或是中毒等!須立即送醫治療。
當貓爸貓沒有適當消耗貓咪的精力,貓咪便會自己開始找事做,
渴望獲取貓爸媽的注意力,如亂抓或是破壞傢具、到處推倒東西等,異食癖也是其一。
若貓咪缺乏部分營養,他可能會吃下他認為具有該營養但卻又不可食用的物品。
而也有研究報告指出,異食癖的行為可能源於遺傳因子,
部分品種的貓更容易有異食癖,如暹羅貓、緬甸貓等,多數為東方貓種。
生活環境中不整潔,塑膠、垃圾等”沾有味道的”東西唾手可得,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貓咪異食癖的狀況。
有異食癖的貓對於環境中的東西,都可能是他的盤中飧,
將環境整理乾淨絕對是首要任務,不只讓貓咪在沒有奇怪的小東西可以吃,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升(笑)。
貓咪的生活受到約束或是無法釋放牠滿滿的精力,
處於這種壓力環境下,異食癖變成他的紓壓方式,所以多花點時間陪伴貓咪也是改善的好方法。
觀察貓咪經常啃咬的東西,可以在這些物品塗上貓咪討厭的味道,
不只防範異食癖的貓咪,對於那些僅僅是為了好玩而吃異物的貓咪也能有效阻止!
雖然目前的研究尚無法將營養缺乏與改善異食癖畫上等號,
但許多臨床案例中確實有所改善。大多數有異食癖的貓咪缺乏纖維,
可以嘗試在飲食中加入富含纖維的食物,如南瓜等,但要記得適量添加,避免過多而引起腸道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