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流浪貓、流浪狗隨處可見,而有些好心的街坊鄰居會經常給它們投喂一些食物,把它們當做朋友。
當我們大家都抱着一顆愛心對這些流浪動物進行投喂的時候,卻慢慢的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爭議...
前段時間,在貴州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流浪狗傷人而引發的侵權責任糾紛案。
在2019年,60多歲的昝某從農貿市場買菜回家途中,被一條小土狗撞倒。
後來經過檢查,昝某被鑒定為右側多發肋骨骨折十級傷殘。
通過警方調查發現,這條狗狗是一條流浪狗,但是當地居民萬某經常餵養它。
但是萬某說,自己只是出於好心,對它有過餵養,但這是流浪狗,他不應擔責...
對此,昝某向法院訴請判令萬某賠償其各項損失7萬餘元。
法院審理認為,萬某經常向狗狗進行投喂,屬於豢養,即使該狗是流浪狗,但由於萬某沒有意識到流浪狗的危險性,採取了不正當的方式進行了餵養,使狗狗對萬某產生依賴,經常在附近流浪,引發了本次事故。
後來法院判決賠償昝某六萬餘元。萬某不服,於是上訴至遵義中院...
最後雙方達成調解,由萬某賠償昝某四萬元,萬某當庭兌現了賠償款。
案件結果一出,也引起了許多爭議....
有些網友覺得這會給大家造成一種錯誤的導向:“管閑事”有風險,“明哲保身”才是實用的處世之道?
在小賤看來無論是任何人對小動物有憐憫之心這種情懷是值得社會提倡的,但有些行為我們確實要先思考在行動...
經萬某的同事說,狗狗經常會出現在他們工作的地方,萬某基本每天都會餵養,最起碼已經有幾個月了,這麼長時間的餵養狗狗已經對他形成了依賴...
還有小賤最想說的一點是自發餵養會形成惡性循環!
在我國許多流浪狗由愛狗人士自發地餵養支持,這樣看起來有愛心的舉動,結果卻是不僅放縱了流浪狗,而且來自於人類的食物源會使得流浪狗聚集在小範圍區域內,導致流浪狗的繁殖速度超過政府和民間對流浪狗的絕育速度,從而無法控制流浪狗的數量,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不要輕易長時間投喂流浪狗,如果真的喜歡就把它們帶回家吧,用領養代替購買...
小賤也希望我們的政府也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援助流浪動物上,協助完善官方和民辦收容所,明確立法遺棄寵物狗的法律責任,從源頭遏制流浪狗的出現。
流浪狗一直是我們最揪心的存在,希望不僅我們重視它們,我們的社會也可以重視它們...
各位親親鏟屎官,好狗狗視頻號開通了呦,來一起看狗子們“不為人知”的一面吧,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每天陪您開心一下~
(業務合作Vx:xht1916)